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671-1351
国内刊号:62-1162/G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4061 人次
 
    本刊论文
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探究

 [摘要]文章概述了青海省农民收入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影响青海省大通县农民增收的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对策建议;青海大通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西部民族地区如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因此,研究制定有效的农牧民增收措施,对开拓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和稳定农村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青海省农民收入的基本现状
  201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7.79万人,其中,乡村297.49万人,占51.5%。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196.39元,比上年增长15.5%,增幅列全国各省(市、区)第1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347.46元,增长18.0%;人均家庭经营收入2570.33元,增长15.7%;人均财产性收入165.93元,增长74.2%;人均转移性收入1112.67元,增长5.2%。
  青海省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通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总人口4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6万人,占总人口的78.1%;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7%。近年来,全县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运行良好,农民生活稳步提高。
  2 青海省大通县农民现金收入构成特点
  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62.1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4962.99元,增长23.75%;人均家庭经营收入3981.49元,增长8.77%;人均财产性收入90.05元,增长16.12%;人均转移性收入327.62元,增长-3.50%。
  2.1 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推动力
  各乡镇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北川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企业用工的需求量大增,在打工人数与工资水平共同的拉动作用下,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2.2 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各乡镇不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极开拓农业产业渠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粮食、蔬菜、畜牧和经济作物均取得了较大丰收和增产,同时,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和各项投资项目的开展,大量农村居民在务农之余积极从事运输、商贸、加工等非农产业。此外,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休闲餐饮、旅游观光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做出了重要贡献。
  2.3 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是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土地征占用补偿水平提高,土地流转收益以及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房屋租金、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的增加,使得农民拥有的财产不断增值,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空间,农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2.4 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成为农民收入新的来源
  随着国家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低保面扩大,医保标准提高等,给农民带来了更多实惠,农民转移性收入稳步增长。
  3 大通县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和优势分析
  3.1 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本部分以四个方面来阐述制约因素。
  3.1.1 持续增收压力加大,长效增收机制欠缺。
  一是在农作物种植、生产技术等没有出现大的突破下,粮食继续增产难度较大。二是农产品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总体呈现不断波动的特点,难以成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因素。三是农业生产基础仍很薄弱。近年来,大通县农业基础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农业基础建设投入有限,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抗灾避灾能力依然较弱。
  3.1.2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比较效益不高
  一方面,农村土地没有打破传统的流转机制,土地承包缺乏灵活性,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由于专业化经营投资风险大,加上农业自身比较脆弱,在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和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时无法把握市场行情,只能靠自己的经验进行小范围生产,难以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化生产格局,造成农产品的雷同。即使某些乡镇有一些特色和亮点,但生产较为分散,规模偏小,难以做大做强,无法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经营,造成农村劳动生产整体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由于农民相对文化素质较低,经营手段粗放,农业生产只限于农业种植,而且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营养化的消费需求,造成农产品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竞争力不强,从而影响农民增收。

 3.1.3 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小
  从2013年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构成的四部分看,目前全县农民从劳务中获得的工资性现金收入占23.75%,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转移性现金收入和财产性现金收入所占份额很小。这一现状既说明大通县劳务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农民立足当地资源发展家庭经济和地方产业的能力较弱,缺乏长期稳定的增收项目。就劳务收入而言,一旦受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波动影响,农民收入就会发生波动性下降。
  3.1.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增收部分被抵消
  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加大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虽然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农民可以领取到一定的补贴,但农资价格的增长速度仍大于相应的补贴额。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畜牧业养殖成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成效构成一定影响。
  3.2 农民增收的优势
  第一,从政策导向上看,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科技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十分难得机遇。
  第二,从发展基础来看,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十一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为“十二五”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之大通县地处河湟谷地,毗邻省会西宁市,生态环境及地理位置都比较优越,这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第三,从发展现状来看,全县已培育形成油菜、马铃薯、蚕豆、饲料、苗木等优势产业和生猪、牛羊育肥等区域特色产业,产业基地已形成一定规模,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农业竞争优势。
  第四,从区位优势来看,大通县毗邻省会西宁,处于西宁一小时经济圈。国道、高速公路、兰新高铁穿境而过,是全省交通最便利地区之一。
  4 促进大通县农民增收的对策及建议
  4.1 继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挖农业增收潜力
  一要继续优化种植业结构,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发挥地域比较优势,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高附加值农作物,以获得更好的收益。二要继续调整农林牧业产出结构,结合区域经济布局优势,在稳定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富有地方特色和经济效益的种养殖业,进一步发挥在农业中具有一定优势的蔬菜、畜禽、花卉等生产能力,调整提升内在品质,开拓国内外市场。三要强化区域结构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达到地区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以取得较大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业增收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和壮大一批辐射带动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一个重要手段,确保鲜活农产品外销畅通。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协会,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农产品外销网络,促使大通县农产品能走出去,创造更大收益。
  4.3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创业
  随着“大美青海”品牌的大力宣传,全县旅游产业及小城镇建设得到迅速发展。近几年,旅游的国内外人数大幅增加,拉动了农民以“农家乐”为主的餐饮业和以各景点附近短途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业方面的收入。虽然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基础,但重点是将农村二、三产业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长效渠道,从而要大力发展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规模化养殖业、设施农业、特色生态种植业和草畜业,以此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4 继续加大富农政策实施力度,为农民增收提供政策保障
  一要认真落实好粮食、生猪、农资、良种、农机具购置等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不折不扣条条兑现,不缩不减项项到位,保证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努力提升农民转移性收入。二要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民房屋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农村土地、林地使用权流转,最大限度地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千方百计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